市場潛力
可麗餅制作簡單,可以很容易地培訓員工;而且其原材料雖豐富,但卻隨處可購買到,相對一些新潮食品來說,進貨渠道較為容易。
可麗餅品種豐富,口感香脆,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,與早已風靡內地的“洋快餐”相比更加具備科學營養性。
風險提示
目前來講,大城市可選擇的即食小食品種類太過豐富,選擇面廣。
與其他流行食品相比,可麗餅的價位比較高,一般在5~10幾元,所以不一定是每位消費者都愿意嘗試的。但是可以經常拿一兩款出來做促銷,拉動人氣,提高生意。
可麗餅屬于可俗可雅的食品,顧客不一定非要到街邊小食店才可以買到,在西餐廳里也可以吃到很正宗的產品。所以如果在鬧市區開,見意走平民化路線。
成功秘笈
每年城市都會有新的流行食品,可麗餅店正是趁著今年的新食品風潮成功選擇地點,注重選材質量,嚴格控制成本,取得了較好的利潤。首期營運表租店鋪1.5萬元(兩按一押)裝修費 3000元固定成本購買費 1萬元首次進貨材料費 2000元總計 3萬元每月經營表每月支出店鋪租金(20平方米)水電費補充進貨人工(2人)總計 5000元300元1萬元1200元16500元營業額 總計 2萬元利潤總計3500元
今年從上海到廣州的西餐廳里都流行起了歐洲傳統小食品———可麗餅,而很多有心商家也把可麗餅帶入了街邊小食的行列,與果汁一起售賣,獲利不菲。
成本控制決定利潤
李瑤(化名)小姐所開的可麗餅店位于文明路,離北京路并不遠,其鋪面租位價格卻只是北京路價格的二分之一。一年以來,她們小店逐漸成為鬧市區繼章魚小丸子風潮之后的新亮點。
李小姐一年前選擇文明路作為店址時,鋪租為5000~6000元每月,對于一家打算以賣果汁與可麗餅為主的小食店來講價格偏高。
可麗餅雖然是小食品,但其用料卻非常豐富,普通到面粉、雞蛋、奶油,精貴到獼猴桃、火腿、芒果,為了節約成本,都需要統一進貨,李小姐正是因為精通進貨渠道,才使可麗餅的用料成本控制在60%之內。
上好原料吸引顧客
李小姐介紹說,像面粉與奶油等大量材料,可去像東旺市場這樣的糧油批發大市場去批發;一次購買不可貪多,否則存貨很容易發霉,只要買夠2~3個月的用量就可以了。而水果、火腿、熏肉之類的食品則最好與附近的西餐廳聯系進貨,一般可節約20%~30%的成本。
http://www.bmm520.net/jc/xiaochi/2014/0920/17571.html